孩子乱花钱是孩子认知发展不足、家庭教育失当、社会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造成的,不能单单责怪孩子挥霍金钱,也不能单单埋怨祖辈溺爱。
庄先生与12岁的儿子小芃打了一场持续两个月的“压岁钱争夺战”,最后居然是庄先生败北
春节过后,庄先生与12岁的儿子小芃打了一场持续两个月的“压岁钱争夺战”,最后居然是庄先生败北。
小芃在春节期间得到了5200元压岁钱,庄先生认为数额过大,让小芃上交5000元,留下200元当作额外的零花钱。
“我平时每个月给小芃200元零花钱,用来买文具、上下学坐公交车等。跟同龄人相比,他经济上够宽裕了。”
庄先生愤愤不平,“寒假期间,这些消费都没有,加上额外的200元,他已经是小阔佬了,不能抱着那5000元不放。其实,我担心的是他有这笔巨款壮胆儿,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,比如擅自换新手机、离家出走等。”
面对妈妈的苦口婆心和爸爸的威逼利诱,小芃不慌不忙地拿出《民法典》,大声朗读第19条和第657条,证明长辈给他压岁钱是赠与行为,而他已超过8岁,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,即有权自己保管压岁钱。
展开剩余83%庄先生顶着“违法家长”的大帽子,继续做小芃的工作,小芃不为所动。
“没办法,小芃搬来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给他助阵,我败局已定。”庄先生唉声叹气,“小芃乱花钱的毛病总不能听之任之啊,我和妻子都是靠工资吃饭的,养不起富二代。”
我问:“您为什么一定要收回小芃的压岁钱?”
庄先生告诉我,小芃平时有乱花钱的毛病,曾经花85元购买20张球星卡牌,还曾花120元给同学买生日礼物。
庄先生说:“我不是那种古板的家长,更不曾放松家庭教育。为了培养小芃的财商,我在他3岁时就按时给他零花钱,教他记账。他拿着小账本四处炫耀,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特别开心,纷纷给他‘注资’,鼓励他大胆理财,但是不知不觉局面就失控了。”
庄先生的烦恼在家长中普遍存在。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、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的时代,孩子的消费观培养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。
庄先生问:“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就那么爱花钱呢?”
我告诉他,研究显示,孩子乱花钱,是以下6个原因造成的,不妨对号入座,看看小芃占了几个——
1.孩子的金钱概念模糊
孩子年龄小,对金钱的来源和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,只知道钱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,不知道钱是家长辛苦工作挣来的,自然不懂得珍惜。
2.孩子的自控力不足
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,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,面对各种诱惑很难克制自己的欲望,于是冲动消费。
3.家长溺爱
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,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,从不拒绝。长期如此,孩子就会养成想要什么就必须得到的习惯,不懂得珍惜金钱,也不会考虑消费的合理性。
4.金钱教育缺失
有的家长忽视金钱观教育,没有教给孩子基本的理财知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念。孩子不知道如何合理规划零花钱,也不明白储蓄的重要性。在孩子眼中,钱就是用来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。
5.广告诱惑
如今,各种广告铺天盖地,通过电视、网络、手机等渠道不断向孩子传递消费信息。广告中那些精美的画面和诱人的宣传语,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,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。
6.同伴影响
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同伴的影响不容忽视。看到身边的同学拥有某种新玩具或新零食,为了融入群体或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,孩子会跟风购买。
庄先生苦笑:“我怎么觉得每一个原因小芃都符合。”
我说:“这就说明,孩子乱花钱是孩子认知发展不足、家庭教育失当、社会环境影响等综合因素造成的,不能单单责怪孩子挥霍金钱,也不能单单埋怨祖辈溺爱。”
储蓄的好处不只是约束消费,您可以把储蓄作为出发点,引导小芃升起理想之帆
庄先生问:“我该怎样引导小芃合理消费呢?”
我告诉他,发现孩子乱花钱,家长不要着急上火、粗暴干涉,而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,了解他的消费目的。
通过倾听,家长能明白孩子的需求和动机。比如,小芃收集球星卡牌,可能是因为他渴望在同学中获得认同感,通过拥有稀有的卡牌来赢得同学的关注。了解这些原因后,家长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。
“接下来,您可以引导小芃区分哪些消费是合理的,哪些是不合理的。”我给庄先生支招儿,“还以购买球星卡牌为例,我建议您适当支持,允许他每个月拿出一部分零花钱专门用于购买卡牌,让小芃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。不过,如果小芃在卡牌上超额消费就是不合理的,您要坚决制止。”
我提醒庄先生,当小芃能够按照消费计划合理使用零花钱,或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乱花钱时,要给予一定的奖励。
奖励可以是一本他喜欢的书、一个小玩具,也可以是一次特别的户外活动、一句真诚的表扬。这种奖励机制可以增强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理财的积极性。
鉴于小芃已经12岁,对花钱有了较全面的感性认识,我建议庄先生对小芃进行较深层次的教育,在消费过程中引入“性价比”的概念。
我举例说明:“比如,您带小芃去商店购买文具,可以让他对比不同品牌文具的质量和价格,购买实用性和价格都较合适的,即性价比最高的一种。”
庄先生执拗地问:“小芃手里的5200元巨款怎么办?”
“建议您借机教小芃储蓄。”我说,“可以在银行给他开一个定期存单,把他的压岁钱存进去,存单由他保管,也就不怕他乱花钱,您的目的达到了。重要的是,您要告诉他储蓄可以获得利息。他有了储蓄意识,以后面对消费诱惑时就会思考,想想是否值得花这笔钱,这样,孩子就能慢慢学会平衡储蓄和消费的关系。”
“这个办法好!”庄先生大喜,“把钱存入银行,小芃就不能挥霍了。”
“储蓄的好处不只是约束消费,您可以把储蓄作为出发点,引导小芃升起理想之帆。”
我说,“您可以经常问小芃,你有5200元存款,想想看,可以用它做什么事?去海边看日出的旅费、上大学的学费、去月球旅游的舱位费……别管现实不现实,只要他能展开正能量的想象,都要鼓励。切记,孩子有了理想,才能高效地成长。”
END
作者:高一帆
编辑:壮青青
文章来源:
《妇女生活·现代家长》2025年第6期
发布于:河南省蜀商证券-可靠的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