谭益洪和妻子付小玲制做麻辣烫
清晨六时的兰州,贡元巷菜市场还浸在靛蓝色的晨曦里,谭益洪和妻子付小玲已经打开了“小两口麻辣烫”的卷帘门。三十平方米的空间里,不锈钢菜架泛着光,他们熟练地将穿好的藕片、木耳摆上去,指尖沾着的红油是昨夜熬制底料时留下的印记。十八年了,在这座西北城市的清晨序曲中,总少不了夫妻俩穿菜和切菜的叮当声。
一锅红油的西行漫记
1997年的一天,谭益洪的父母亲从重庆梁平背着装在蛇皮袋中的铁锅和大米,踏着西行的列车来到兰州,在人群中辨认着西北特有的风沙气息。傍晚时分,这位重庆汉子蹲在墙角抽烟,看着来往行人被风沙吹红的脸颊,突然觉得这里缺了点什么——缺了故乡那口能驱散湿寒的麻辣鲜香。
展开剩余76%最初的路边摊就支在菜市场入口的槐树下,一口黢黑的铁锅架在煤炉上,翻滚的红汤里飘着从四川带来的干辣椒。“刚开始没人敢尝试,兰州人那时只认牛肉面的清汤。”谭益洪后来听父母亲讲,第一个客人是位出租车司机,冻得搓着手问:“这红汤能暖身子不?”那一晚,司机把汤喝得精光,第二天就带了三个工友来。
父母亲的麻辣烫摊像株倔强的野草,在西北的风沙里扎下了根。他渐渐摸清了兰州人的口味密码:保留川渝火锅的麻香基底,减少辣椒的燥烈,增加牛油的醇厚。到2007年谭益洪和付小玲来兰州时,那个铁皮棚子已经成了贡元巷的地标,常有学生攥着零钱等在摊前,只为一串浸满红油的土豆片。
案板上的爱情与传承
付小玲第一次在摊前见到谭益洪时,他正被父亲骂得低头不语——因为把花椒放多了,让几位老主顾麻得直灌水。这个来自四川广安的姑娘抿着嘴笑,悄悄从包里掏出自家晒的花椒递给他:“我妈说,好花椒要像这样,捏着扎手,闻着麻中带甜。”
2007年的夏天,这对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正式接手摊位。谭益洪跟着父亲学炒料,每天站在灶台前六个小时。付小玲则负责穿菜,手指被竹签扎得全是小口子,晚上就在灯下用酒精棉消毒,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吭声。“那时我们住菜市场后面的小平房,夏天热得像蒸笼,冬天冷得能看见哈气。”
两个1989年出生的年轻人最终在2010年结婚,那天,店里只歇业了半天。早晨拜完堂,下午就匆匆赶回菜市场,看到老主顾们排着队等在门口,付小玲的红盖头还没摘稳,就笑着拿起了漏勺。如今菜架上整齐排列的二三十种食材,都是他们一点点试出来的:定西宽粉要泡够十二个小时才够劲道,本地的洋芋切成薄片烫十秒最香,就连海带都要选福建来的厚片,才能吸足汤汁。
分隔千里的牵挂与坚守
“妈妈,甘谷的辣椒是不是比四川的温柔?”视频里,上初中的女儿举着作业问。付小玲正在穿鹌鹑蛋的手顿了一下,镜头里女儿的刘海又长了,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喜欢用发卡别成小揪揪。十八年来,孩子们只在寒暑假来店里,女儿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给客人加麻酱,儿子则会踩着板凳帮着收碗。
每年春节是店里唯一歇业的日子,夫妻二人要坐六七个小时的火车回四川。谭益洪总带着一大桶熬好的底料,那是给孩子们的特殊年货。“有次女儿偷偷跟我说,同学都羡慕她爸妈开麻辣烫店。”说到这里,付小玲的眼圈红了,手里的签子却没停,动作快得像在跳舞。
在兰州的这些年,他们连两公里外的中山桥都很少去。每天的轨迹就是从出租屋到店,再从店回出租屋。谭益洪的父母在雁滩开了分店,弟弟两口子也在东方红广场扎了根,三家店都叫“小两口麻辣烫”,却有着微妙的差别——谭益洪家的麻味更突出,那是付小玲坚持按娘家配方改良的结果。
红汤里的兰州味道
8月13日中午,店里已经坐满了人。几个小朋友埋头嗦粉,一位白发老人颤巍巍地夹起一串豆腐泡,那是他吃了十五年的老习惯。谭益洪在锅前忙碌,付小玲正在选菜区添加新鲜蔬菜。
“我们的底料要炒五个小时,用的陇南大红袍花椒和甘谷辣椒,食材都是每天新鲜蔬菜和肉品。”谭益洪掀开锅盖,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,“兰州人现在离不开这口了,有次一位顾客搬家到新区,每周都专门坐地铁来吃。”付小玲在一旁笑着补充,去年有位在兰州上大学的姑娘,临走前打包了十份底料,说要带去英国给同学尝尝。
冷藏柜上的价目表一目了然,屋内各种麻辣烫照片看后让人很有食欲感。最引人注目的是治愈墙,用红、蓝、黄纸上写着“热爱生活”“让我们各自努力,然后顶峰相见”等字样。付小玲说:“这也是文化墙,当初想着,现在人们压力很大,写下这些鼓励话也是送给食客解压的方式。”就像付小玲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写的一样,时时提醒鼓励自己:“每天两点一线,用心经营着自己热爱的一切,不羡慕别人也不否定自己,不是最好的,但是一直在努力变更好。”
谭益洪信心满满地说:“客流量每天都有200多人,现在雇了两个员工,人手还是不够,正在招聘。”指了指正在洗菜的大姐,“我们想把店开大些,将来让孩子们也能来兰州,一家人不用再分开。”傍晚时分,夕阳透过菜市场照进来,在红油锅里投下晃动的光斑。付小玲给最后一位客人端上麻辣烫,转身看见谭益洪正在擦灶台,动作还是像十八年前那样认真。巷子里传来收摊的吆喝声,混合着远处牛肉面的香气,构成了属于兰州的独特味道。而在这味道深处,那锅翻滚的红汤,正续写着川渝小两口与这座城市的味觉约定。18年的坚守,一口麻辣烫,承载着一对川渝小夫妻的梦想,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烟火人间。
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/图
发布于:甘肃省蜀商证券-可靠的配资平台-配资平台最新消息一览表-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